在國外,“國民汽車”的概念由來已久,它的定義是普通民眾能買得起、簡單實用、油耗不高的車,比如德國的“甲殼蟲”,日本的“輕四輪車”都是當時這兩個國家名副其實的“國民汽車”。
中國的乘用車領域,也曾有人發(fā)起過打造一款“國民汽車”的倡議,但遺憾的是至今為止尚沒有哪一款車型能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從千百款產(chǎn)品中勝出而獲此殊榮。那么,在重卡市場,是否有能稱得上是“國民卡車”的車型呢?
《卡車之友網(wǎng)》認為,至少它應該是一款這樣的車:鑒于重卡作為生產(chǎn)工具的特點,車與人幾乎形影不離,車往往就是用戶“流動的家”,這就要求它在舒適性、安全性方面有足夠保障,與之相對應的是座椅設計要符合人體工程學,臥鋪要寬敞,儀表盤上的各項功能鍵方便操控,要采用高強鋼、碰撞后移駕駛室、潰縮式轉向柱、多重制動保障等。又因其賺錢工具的本質,它還要故障率低、出勤率高、要省油。另外還有一項重要指標——它需是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市場驗證,有著很高的市場保有量。當然,價格還要便宜,市場價最好在30萬元以內,最高不超過35萬元。這就把進口車及國產(chǎn)車中的高端車型排除在外,畢竟,真正的“國民重卡”應保證親民,又不離實用、可靠和超高的性價比。最關鍵的是,它能擔起重任滿足各類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據(jù)此來看,盡管市面上的車型林林總總,但能達到上述界定的其實并不多,單從市場保有量和品牌積淀來看就能刷掉大部分的車型。
中國的卡車工業(yè)起步于1956年下線的第一代解放卡車,1960年濟南汽車制造廠研制成功的黃河載重汽車則是我國第一輛重卡。但真正像樣的重卡車型推出來還得從我國于1983年引進斯太爾重卡技術后算起?梢哉f,斯太爾技術對我國的重卡市場帶來了巨大影響,在此后近30年的時間里,源于這一技術的重卡車型成了市場主角,在那個年代,“斯太爾”車型似乎可以被看作是“國民重卡”。
盡管現(xiàn)在中國的重卡企業(yè)基本都引進了新的技術平臺,但斯太爾平臺仍然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xù)影響著這個行業(yè)。尤其是當時直接引進該技術的重型汽車工業(yè)聯(lián)營公司,后來一分為三即中國重汽、陜汽和紅巖。這三家重卡企業(yè)的技術均主要源于斯太爾,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各自的優(yōu)勢車型。
中國重汽最知名的品牌是HOWO,它的駕駛室雖借鑒了沃爾沃的元素,但整車上仍保留了不少的“斯太爾元素”,2005年投放市場的HOWO 7產(chǎn)品,當年熱銷過萬。究其原因,主要是這款車不但保留了斯太爾技術的可取之處,還從外觀、配置等方面上逐漸開始向國際靠攏,尤其是沃爾沃駕駛室的安全技術及大氣外形頗受用戶歡迎。直到今天,雖然HOWO T系列車型已全面切換到了曼平臺,但仍保留了沃爾沃駕駛室安全方面的優(yōu)良基因?梢哉f,如今的HOWO車型既有沃爾沃的安全為用戶護航,又有曼重卡強大的技術移植,HOWO已成為中國重卡市場最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HOWO”應該是國民重卡的有力競爭者之一。目前,HOWO品牌下最暢銷的兩款車型是HOWO T7H和HOWO T5G,配的都是曼技術發(fā)動機和曼技術車橋、車架和懸架,可靠性高是最大優(yōu)勢,HOWO T7H上搭載的MC11發(fā)動機的B10壽命達到了150萬公里,這已是國際重卡發(fā)動機的最先進水平。這款車的最新市場價32.99萬元,在同級別車型中已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與中國重汽有點類似的是,陜汽重卡也源于斯太爾技術且吸收了德國曼技術。八九年前,陜汽最熱銷的車型當屬奧龍重卡,這款方頭方腦的車型當年在眾多國內卡車司機的心中算是神一級的存在。它價格便宜,皮實耐用,雖然與其他廠家的車型一樣,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小毛病,但在中國重卡技術存在著諸多瑕疵的彼時,這些小缺點并不影響奧龍在市場上的大行其道。
時光衰老了歲月,卻流轉不了經(jīng)典。如今已鳥槍換炮的新奧龍雖然還在陜汽熱銷的系列車型內,但陜汽卻已不再繼續(xù)宣傳推廣這款曾經(jīng)為陜汽揚名立萬的國民經(jīng)典車型了。盡管,時至今日,駕駛奧龍高達百萬公里以上的司機大有人在。對于陜汽來說,改款升級以迎合夜以繼日的市場進步才最具有時代意義。
憑借MAN重卡技術,陜汽開發(fā)出了德龍F2000系列重型卡車,德龍的名號從此威震四海。2009年,陜汽推出了德龍F3000,這一年,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剛合資,相關產(chǎn)品還未推出,因此,德龍F3000是當時中國市場上血統(tǒng)最純正的MAN技術重卡。這款車采用了MAN技術底盤、MAN技術高強度單層梁變截面車架,其承載能力在當時的市場上首屈一指。正是從德龍F3000開始,陜汽的“黃金產(chǎn)業(yè)鏈”漸成中國重卡市場的最知名標簽,即濰柴發(fā)動機+法士特變速箱+漢德MAN技術驅動橋。
從德龍F2000、F3000到2012年推出的德龍M3000,2013年的德龍新M3000,“德龍系”一直在延續(xù)。上市以來,德龍新M3000的銷售異;鸨336馬力的牽引車售價26.5萬元,從一定程度上說,陜汽多年來在黃金產(chǎn)業(yè)鏈方面的持續(xù)升級使整車的質量進步飛快,油耗不斷降低,輕量化方面也有過人之處,價格又比較實惠,“德龍新貴”新M3000自然是“國民重卡”評選的最有力競爭者。
當年“重汽三兄弟”中的紅巖走了不同的路線,從“老重汽”分離出來的紅巖在斯太爾技術(如分到的車橋項目)基礎上繼續(xù)生產(chǎn)重卡,2005年推出了斯太爾霸王,直到2003年成立重慶紅巖、2007年成立上汽依維柯紅巖,紅巖的車橋一直是其優(yōu)勢之一。上依紅成立后,紅巖引進了依維柯的整車技術、菲亞特的發(fā)動機,后來又引進菲亞特技術的車橋,杰獅車型登上中國重卡市場舞臺。
“能與重汽的曼平臺HOWO T系產(chǎn)品相抗衡的目前只有杰獅車型。”不止一位業(yè)內人士如是說。從市場反饋來看,杰獅在節(jié)油性、安全性及舒適性等方面的表現(xiàn)優(yōu)異,被重卡界公認為好產(chǎn)品,但遺憾的是,鑒于種種原因,杰獅在市場的反應并不是最熱烈。不過,這并不能表明紅巖在“國民重卡”評選上沒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其中,最有力的市場競爭者就是上市不久的杰卡。
與杰獅暢途版2.0一起,紅巖重卡在市場上組成了一個中高端、一個中低端的市場分配組合,搶占增速最快和需求量最大兩大重要市場。前者是13升科索發(fā)動機,后者則是9升科索發(fā)動機,相對于杰獅暢途版2.0所售34萬元左右的價格,杰卡不足25萬元的價格更貼近“國民重卡”的定義。
除了上述三家車企外,還有兩家重卡企業(yè)與斯太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福田歐曼和江淮格爾發(fā)。



歐曼品牌誕生于2002年,這一年,解放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開發(fā)到了第四代,但作為后來者的歐曼并不示弱,僅用了兩年時間,歐曼的年銷量就達到了4.5萬輛。之后,歐曼ETX和GTL相繼上市,分別劍指中端和中高端甚至高端。
十余年的時間,歐曼車型的社會保有量已超過60萬輛,與天龍和解放J6一起成為單品牌總銷量超過50萬輛的三大車型。福田與戴姆勒合資后,歐曼開始注入奔馳元素,比如蓮花和奔馳的技術專家對它的底盤進行了重新優(yōu)化,另外,歐曼車型上開始匹配福田康明斯ISG發(fā)動機,動力性和節(jié)油性全面升級。最新的歐曼GTL超能版售價35萬元左右,歐曼ETX則有3系、5系、6系和9系,3系的價格僅17萬元,9系則35萬元以上,價格區(qū)間拉開后,各類用戶可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車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歐曼ETX完全有實力和有更多理由入選“國民重卡”。
比歐曼晚上市一年的格爾發(fā)是江淮汽車與韓國現(xiàn)代技術合作后推出的第一款重卡,2005年,江淮汽車又吸收進德國戴-克重卡技術推出了全新一代格爾發(fā)。它曾用過的口號是“公路之王”,敢于公開向斯堪尼亞叫板,可見其當時的氣魄之大。
最近,江淮與大眾合作的聲音在業(yè)內引發(fā)聯(lián)想和熱議,如果真能如此這般,江淮格爾發(fā)問鼎公路之王又有什么不值得期待的呢?
如今,格爾發(fā)的口號改成了“品質行天下”,拋棄了曾經(jīng)的“目空一切”,更務實的格爾發(fā)主打品質牌,在行業(yè)內鮮做品牌推廣的它仍能排在重卡銷量第6位,其實力不可小覷。
另外,重卡行業(yè)還有三家重量級車企必須要提到——東風、解放和華菱,之所以放到最后,是因為這三家車企與上述車企有區(qū)別,它與斯太爾平臺關系不大,即便華菱當初也大量使用了斯太爾系的零部件,但現(xiàn)在所占比例已經(jīng)很低,尤其是漢馬動力推出后,華菱的發(fā)動機、變速箱和車橋都已實現(xiàn)自供,斯太爾的影子將逐漸模糊。



華菱第一代重卡產(chǎn)品華菱重卡技術從日本三菱引進,但之后從第二代產(chǎn)品星凱馬開始基本都是靠自主研發(fā),自漢馬動力開始裝車后,漢馬車型成為主打。以漢馬H6為代表,漢馬車型除了舒適、動力等方面不遜色于其他車型外,最大亮點是安全。業(yè)內人士都知道,漢馬H6牽引車的駕駛室在保護駕乘人員方面因安全而救人一命的案例不止一個,另外,據(jù)前期使用漢馬動力車型的用戶反饋,漢馬動力的可靠性和動力性都非常不錯。漢馬6×2車型的售價不足30萬元,極有民族情懷的華菱星馬的漢馬車型如果能再經(jīng)受住更長一些時間的市場考驗,漢馬成為“國民重卡”并非不可能。
在中重卡市場,東風和解放應該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自從雙方的高層領導對調之后,兩者的關系就變得很微妙。只是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兩家企業(yè)在牽引車和載貨車市場的競爭仍舊激烈。
東風的主打車型當然是天龍。再過兩個月的時間,天龍將迎來10周歲生日。上市十年來,天龍系列重卡已累計銷售了60多萬輛,2011年,天龍年銷近10萬輛,創(chuàng)下單品牌年銷量紀錄,可以說,直到今天,天龍仍是國產(chǎn)重卡車型中最成功的車型之一。
天龍的獨特之處是源于雷諾技術的dCi發(fā)動機,它在動力性、可靠性上優(yōu)勢明顯,當然,整車的成熟可靠才是王道,重卡市場上,一款經(jīng)過十年歷練的車型正如四十歲的男人,渾身散發(fā)著成熟雄性的味道。東風與沃爾沃合資后,沃爾沃的技術正被逐步導入,沃爾沃的14擋變速箱已開始裝車,發(fā)動機也將實現(xiàn)導入,屆時,天龍的整體實力又將上一臺階。從價格上來看,新天龍啟航版 420馬力 6×4牽引車的市場價33.78萬元,對于一款以成熟為標簽的車型來說性價比還是很高,可見,其也是“國民重卡”的最有力爭奪者。
解放J6比天龍晚一年多面市,在天龍年銷10萬輛的那一年,J6銷售了8萬輛,它是當時唯一一款可與天龍抗衡的重卡車型。
解放用了7年時間來自主開發(fā)第六代產(chǎn)品J6,2000年開始研發(fā)時的口號是“立自主、破壟斷、重品質、創(chuàng)品牌、揚國威”,很顯然,民族情結躍然紙上。另外,J6搭載的是錫柴發(fā)動機,這一發(fā)動機品牌在高端產(chǎn)品市場有優(yōu)勢,更有不少鐵桿粉絲。
J6P是J6的代表車型,市場保有量巨大。目前主打的J6P領航版搭載的是460馬力錫柴大馬力發(fā)動機,配3.7小速比后橋,適合高速物流運輸用戶。該車型售價不足35萬元,和天龍啟航版相當,實力不相上下的天龍和J6,誰能夠在市場上更勝一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決定著“國民重卡”這一虛擬皇冠的歸屬?
HOWO T7H、德龍新M3000、杰卡、歐曼ETX、格爾發(fā)、漢馬、天龍、J6,重卡公路車市場上的“八大金剛”誰是真正的“國民重卡”?需要說明的是,HOWO、德龍、歐曼、格爾發(fā)、天龍、J6都是老品牌,之所以把杰卡和漢馬也加進來,是因為前者源于杰獅平臺,這一平臺從2009年誕生至今也已有7年,后者運用的則是華菱重卡的經(jīng)驗積累,從2004年第一輛華菱重卡下線距今已過去12年。杰獅和華菱重卡在市場上實際上都有著不小的保有量,因此,杰卡和漢馬即便目前資歷尚淺,但因其具備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性價比,日后很有可能成為“國民重卡”這個“皇冠上明珠”稱號的有力爭奪者。
可以說,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八款車型都有實力去爭取這項榮譽,但又好似都還有那么一點點差距,畢竟,重卡用戶對國產(chǎn)重卡的吐槽點還很多,例如細節(jié)做得不好、缺乏人性化設計、整車匹配的合理性尚待進一步完善、服務跟不上、小故障還是偏多等等。
因此,不妨權當先把“國民重卡”的頭銜當作一種激勵,又或是所有車型的一個努力目標,可以肯定的是,當中國重卡產(chǎn)品中有“國民重卡”的那一刻,中國重卡的整體水平也已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一個結果。